2018年11月30日下午4点20分,理学院硕士生导师陶海岩副教授在南校区研究生楼阶梯教室801做了题为“飞秒激光固体表面功能性微纳结构制备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理学院研究生辅导员赵洪川主持,理学院18级全体硕士研究生参加。

报告会上,陶老师首先介绍了超快光学实验室的具体组成,接着用多幅图片展示了实验室的条件,用丰富的语言、详实的结构图说明了飞秒加工的过程,进而又具体介绍了激光加工和功能微纳结构制备的详细内容。

临近结束,陶老师给予18级全体硕士研究生诸多建议。他告诉大家“每个人的平台都很大,就看自己能走多远”。
最后,研究生辅导员赵老师总结发言并告诫大家虚心学习,端正科研态度,为我国的繁荣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至此,本次报告会圆满结束。
报告人简介: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博士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在学期间获得王大珩光学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奖学金一等奖。现留校工作,在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承担专业课教学工作,主讲《激光辐照效应》本科专业课程。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飞秒激光固体表面功能微纳结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以及基于飞秒等离激元效应的超衍射加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包括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重要学术杂志。出版学术著作2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授权3项。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到目前为止,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任务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吉林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项目1项,中航工业凯天电子有限公司横向合作1项以及长春理工大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以主要参加人身份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项,完成省部级项目7项。